[综合|聊天·二手转让] 企业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zw123321 · 发布于 2017-11-06 17:12 · 816 次阅读
12675
 1.计算机数据库的发展及优点
  数据库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的组织和储存数据,如何高效的处理数据以获取其内在的信息,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当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方法是不断发展的,至今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高级数据库阶段三个阶段。
  1.1 数据结构化
  在文件系统中,尽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而数据库系统则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2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的独立性。 物理独立意味着用户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和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是彼此独立的。换句话说,数据如何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理解,应用程序只处理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物理数据存储结构变化,用户的程序也可以更改。
  1.3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特定应用程序,而是整个系统; 因此,数据可以由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并节省存储空间。数据共享也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兼容性和不一致性。
  2.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1 计算机数据库的结构
  计算机数据库 (Database) 属于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存储在计算机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结构的数据(记录、文件等)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2.2 数据库对企业管理系统的作用
  步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科学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据库也不断地调整着其作用和功能。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
  2.3 企业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
  1.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按一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在数据库中的,记录和记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所存储的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面向整个系统而不再是面向某个特定的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同一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这样减少了数据冗余,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独立性高。这是由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决定的。数据库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使用户能够逻辑志、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为了实现这三个层次上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 / 模式的映像和模式 / 内模式的映像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模式 / 内模式映像决定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物理独立性是数据库程序与存储在外存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数据在外存的数据库中如何存储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只要相应改变模式 / 内模式映像,数据库程序不需要改变。外模式 / 模式映像决定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就是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只要修改外模式 / 模式映像,用户程序不用改变。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数据的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和控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
  5.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具有能够对数据进行安全性保护的功能、具有能够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的功能、具有对数据库进行并发访问控制的功能、具有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恢复等数据控制的功能。目前比较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MS SQL、SYBASE、DB2、ORACLE、My SQL、ACCESS、Visual Foxpro 等。
  6.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公共通用的方法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在数据库之间进行关系运算,极大地方便了数据库的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合理配置、优化配置。
  2.4 企业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系统根据数据类型组织数据。数据库系统根据不同数据库中使用的数据模型分为网状数据库,分层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根据不同类型的管理数据库,可分为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数据库应用领域,还可以分为数据库系统的不同领域,例如,图书管理数据库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学生管理数据库系统、户籍查询数据库系统等。当前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1.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基本覆盖社会各领域。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相结合,表现出了强大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现在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已经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相关行业信息管理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各领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适应信息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数据库经历了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四个发展阶段。为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现阶段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随着数据库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更新与发展,相对于早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
  3.不断完善和加强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安全性是在信息管理中安全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有力保证。信息是经过提炼得到的有价值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管理中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对于的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的如何防止被他人非法窃取、防止数据被他人篡改问题是信息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的功能为信息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就减少了由于信息误删或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故障而给造成的信息损失。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设置了保护数据库中数据不被非法访问或非法更新、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的强大功能当前除了使用了传统的安全手段,如用户身份验证、权限设置、规则和访问操作许可外,还增加了抗软件风险、管理风险和用户使用权限风险的安全措施和技术,从而提升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3.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施
  企业资源规划(ERP)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科学的最新成果,使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设定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于一体,可根据企业内部市场需求及其供应链各种情况联系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协调安排和严格控制,确保人员,财务,物资,信息等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寻求增强企业竞争目标的软件系统。
  ERP系统的实施应当包括企业内外信息集成两个方面,包括内部网和互联网。根据企业所属的行业、人力和财力,可以同时实施,也可以分别实施。本文主要考虑以实施企业为主体,同时注意到外部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提出了适于企业ERP实施模型如图所示。
  主要讨论实施基本部分的管理,因为这是核心部分,也是开始的第一部分。那么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根据不同行业,您可以先与供应渠道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建立信息整合,同时也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来建立信息集成:现有 ,更明确或长期的合作伙伴,内部网或外联网,然后扩展到更广泛的电子商务。这是比较安全和进步的,你可以看到实践的有效性。先巩固立场,然后攻击。
  3.1 项目的前期工作
  一旦决定在企业高层会议上作为系统,ERP系统实施阶段工作甚至开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与项目的成败有关,但往往是为了实际运作忽视。流行的讲话,主要内容的初步工作是:一,彻底,二是分析,三是决策。所谓彻底,有三个方面,一触即底,自己的事业,就是自己的诊断,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二,触及外界同行或类似业务到底,学习经验教训。三,触摸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底层,寻找合作伙伴可以解决问题。分析是在彻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是可行性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高层决策决定目标,阶段,范围,进度,资金和人力配置。具体来说,该项目的初步工作主要包括:
  3.1.1 组建项目组织
  E即的实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上的保证,如果项目的组成人选不当、协调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周期和成败。如图项目组织应该由三层组成,而每一层的组长都是上层的成员。
  1.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一把手牵头,并与系统相关的副总一起组成领导小组。这里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像项目经理的任命、优秀人员的发现和启用等。
  2.项目实施小组,主要的大量E即项目实施工作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一般是由项目经理来领导组织工作,其他的成员应当由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组成。
  3.业务组,这部分工作的好坏是E即实施能不能贯彻到基层的关键所在。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人员,带着业务处理中的问题,通过对ERP系统的掌握,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法,并用新的业务流程来验证,最后协同实施小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规程和准则。还包括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
  3.1.2 领导层培训及E即原理的培训
  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企业高层领导及今后ERP项目组人员,使他们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这是ERP系统应用成功的思想基础。因为只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及员工才是真正的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只有他们理解了ERP,才能判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软件,才能更有效率的运用ERP。
  3.1.3 企业诊断
  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今后各项目组人员用ERP的思想对企业现行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和诊断,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用书面形式明确预期目标,并规定评价实现目标的标准。这里会用到我们在下一个部分里将要介绍的业务流程重组方法。
  3.1.4 需求分析,确定目标
  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需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
  企业是不是到了该应用E即系统的阶段?
  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E即系统是否能够解决?
  ERP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或投资效益的分析?
  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E即的实施?
  上ERP的目的所在,到底为什么,系统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和达到哪些目标?
  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或准备在上E即之前让咨询公司帮助理顺、人员的素质够不够高?
  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写成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正式书面报告,从而做出是否上ERP项目的正确决策。
  3.1.5 软件选型
  在选型过程中,首先要知己知彼(见图)。知己,就是要弄清楚企业的需求,即先对企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调研,这我们在需求分析阶段已经完成;知彼,就是要弄清软件的管理思想和功能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两者是相互交织进行的,可以通过软件的先进的管理思想来找出企业现有的管理问题,特定的软件则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不能够满足企业一定的特殊需求,也需要一定的补充开发。除此,还要了解实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国清(像财务会计法则等一些法令法规,还包括汉化等)、行业或企业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些来运行流程和功能,从“用户化”和“本地化”的角度来为ERP选型。具体选择时,一般主要从三方面对软件商及实施服务商进行评价:
  1.看产品。首先产品的功能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也就是是否“对症下药”,医治企业的病状。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着眼点是“适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先进”和“万能”。其次,看它采用的技术(如Iinemet(V触b)、开发工具等)是不是一个高的起点,会不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和提高,是否安全可靠。再次,就是费用问题,应当考虑总成本,包括软件使用许可证、培训、实施、维护、客户化、系统配置(包括网络)等,不要遗漏。
  2.看服务。首先看公司的人才一咨询顾问的素质,包括是否具有对企业所属行业的管理经验,以及软件实施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其次的要点是文档,一定要全面,适用。
  3.看管理。软件公司的管理和发展趋势,有无长远经营战略对于ERP实施企业非常重要。国内出现过在没有任何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软件商突然“消失”的情况。对全球性的公司,从总体上讲管理和实力都很强,但是要注意其在中国的分公司的管理和实力。最后要强调的是企业与软件商的关系应当是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是否有这样的认识,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
  3.2 实施准备
  这一阶段要着手准备建立项目所需的一些静态数据及各种参数的设置。在这个准备阶段中,要作这样几项工作:
  3.2.1 数据准备
  在运行ERP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在运用系统之前没有或未明确规定的,故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的工作。包括一些产品、工艺、库存等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
  3.2.2 系统安装调试
  在人员、基础数据己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系统安装到企业中来了,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软件原型测试。这是对软件功能的原型测试,也称计算机模拟。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的测试,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同时参与,这样才能理解各个数据、功能和流程之间相互的集成关系。找出不足的方面,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以便接下来进行用户化或二次开发。
  3.3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3.3.1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在基本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产品,将各种必要的数据录入系统,带着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模拟可集中在机房进行,也称之为会议室模拟。
  3.3.2 制定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和模拟运行之后,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小组会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就要将与之对应的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初步制定出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3.3.3验收
  在完成必要的用户化的工作、进入现场运行之前还要经过企业最高领导的审批和验收通过,以确保ERP的实施质量。
  3.3.4 切换运行
  这要根据企业的条件来决定应采取的步骤,可以各模块平行一次性实施,也可以先实施一两个模块。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终端或客户机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而不是集中于机房。如果手工管理与系统还有短时并行,可作为一种应用模拟看待,但时间不宜过长。
  3.3.5 新系统运行
  在将新系统应用于企业之后,工作的实施不完全结束,而是转移对绩效评估和后期支持阶段的下一阶段。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做系统实现的结果一个总结和自我评估,以确定最初的目标是否达到,从而达到下一个目的工作的方向。由于市场竞争格局的发展,将继续有新的需求,再加上系统升级,主机技术进步将对原有系统构成新的挑战,无论如何必须以巩固为基础,通过自我评估来发展下一个目标,然后再进行不断巩固和完善。
  3.4 系统实施后的工作
  3.4.1 绩效度量
  由于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己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此阶段的绩效度量工作就相对容易一些。绩效度量不同于审核评估,绩效度量主要由企业内部直接参与系统实施的人员(如操作员、计划员、IT人员、会计、采购员等)和企业内部评价小组的成员共同执行完成。他们主要测度实施新系统后的客户交货率、采购计划率、供货及时率、库存记录准确率、物料清单准确率、物料主数据准确率等评价指标,旨在从内部衡量新系统的实施效
  3.4.2 审核评估
  审计由外部主管执行,实施系统后,成功切换规划,调度,执行等系统,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外部管理公司经历了专家管理,E即实施由专家组成的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企业评估小组,企业的运作情况和现场评估指标的评估指标,以确定实施ERP项目的成功,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和企业签字通过合同仲裁案件,后期评估还将形成新情况新问题,新问题和新机遇,分析报告确定新系统的有效性的同时,项目团队共同开发系统,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使成功实施ERP实施的步伐并没有以第一步结束,而是继续巩固,扩大。
  3.4.3 后续教育http://www.yinghuiyun.com/fanwen/jisuanjiwangluo/
  ERP作为一个大型的人一机系统,在项目实施和结果整合过程中,人们的动态作用绝对不容忽视。高素质,高科技,强大的员工能力带来的潜在利益往往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在E项目成功之后,员工继续教育是巩固成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持续改进计划将不断更新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后续教育巩固了基础教育的成果,使新员工越来越熟悉系统。后续教育可以使用新系统来提供工具,视频,书籍等资源,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这些措施是继续提高效率和健康生产效率,进一步发挥系统功能的可行性。
  结语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需要的资料、数据较多,由于时间及实践经验有限,只是从实施模型、评价体系及方法等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更全面更深入的问题还未触击,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作更深入的研究。
  E即在国内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研究还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并且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进展,该项研究具有更大的价值。我想以后的研究应着重于加快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这是实施ER卫系统的关键,以及实施效果指标体系应该更加完善,并且尽量定量化,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有利于企业自身评价及更好的改进。
共收到 0 条回复
暂无回复。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Command + Ente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