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随处可见议论分析华为的言论,这也是正说明了华为的受人瞩目和无人匹敌,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向在中国国内市场游刃有余的华为,在发达国家市场却举步维艰,这样一个拥有狼性文化的中国本土企业,尤其在美国尝尽了屡战屡败的滋味。

中国有位伟人,叫孟子,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进行三次反省、检查,看看是否有做错了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十年拓展,为何唯独华为在美国市场遭遇四面楚歌?值得自省。

笔者研究了华为的市场分布及相关资讯之后,认为华为公司的几项"硬伤",直接导致其遭遇美国市场"滑铁卢"。


军方及国安局背景

华为领导团队的军方和中国安全部门背景一直为美国政府和通信部门所担心。任正非的父亲是**干部,任正非本人196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工程兵战 士,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兵、革命战士,***是任的偶像。任在华为公司内部做报告举例子的时候,经常用到一些工程兵常用术语,例如"扳岔道"、"修路架 桥"等等,任正非1982年以副团级干部转业,其军事生涯长达14年,任的第一任妻子孟氏是原国资委旗下垄断型企业南油集团工会主席,孟的父亲是四川省的 副省长孟**。孟**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冶金部基建司司长,四川省副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2来任正非南下到深圳,在其前妻任职的南油集团下的电子厂当了几年厂长。 1987年华为注册,当时注册资金2.1万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5000美金。短短二十几年,华为的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美金,没有政府的支持,这是不 可想像。 90年代初期开始,华为市场部就有一个专网部负责国际垄断行业的市场,包括电力、水利、煤炭、铁路和**,由于**的特殊性,其采购自然向国内企业倾斜, 而当时最有背景和关系实力的当属华为。  

义大利有句名言,要想迅速暴富,只有三种手段,继承、联姻和偷盗。任正非及他的华为的发家,也是依靠其岳父在四川的高级官方省份,使华为的产品很容易打入 当时中国国有的邮电部门和军方采购。任家与军方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其岳父任四川省副省长期间,华为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程式控制交换机销售一直如日 中天,无论是当时的中国邮政部门还是西南军区,都是华为的重要市场。那几年的快速资本积累,为华为后期在全国的扩展积累了雄厚资本。据 《Economist》杂志编辑透露,美国方面对华为的不信任,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人确切的知道,到底是谁在管理华为,不管是任正非还是孙雅芳,他们都脱 离不了与中国安全部门和**关系,这是我们美国人最为担心的。"  

当然,后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是出了名的"喜欢年轻女人",最近一次跟全体管理干部的训话上,任还提到台湾一个模特"林志玲",任认为她"很美",任对美女 是非常感兴趣。任当然经不住第三者的诱惑,没几年还是跟孟氏离了婚,这是中国男人尤其是有了点资本的男人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摒弃原配,再找年轻的女 人为妻。华为员工们经常笑谈,"老板这次又把秘书变成了老婆。"从美国人的思维来看,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90年代,两夫妻离婚,女方通常分到 财产非常之少,中国人的忍耐能力很强。所以,任正非也不会例外,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就忘记了自己妻子的支持和帮助。在美国,商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往往也 会被认为可以折射一个企业的品行来看待。  

任正非在**工作的时候是"学习***著作标兵",任在华为也表现出很多模仿***的思想、言论甚至表现方式。例如任的"著名"发言《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 任务》、《华为的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等,都跟***选集里面的文章神似,甚至题目、年月日都相差无几。任在2010年华为 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上特别引用***曾经对留苏学生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 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任是不折不扣毛的崇拜者,所以他的企业经营脱离不了共**行军打仗的套路。要知道,美国人 在战场上唯一输过的对手就是***,一次是扶植蒋介石政权失利,一次是韩战,美国人对敬仰对***的人不会很感冒。  

华为现任总裁孙雅芳,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国家安全局从事通信工作多年,与华为一直有深度的联系。 1992年加入华为,据传当时是受命于安全局的一些安排。孙雅芳用6年的时间,在华为最为核心的两大业务领域---人力资源和市场做了详细的了 解,1998年,孙升任华为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实际上是代任正非抛头露面,对政府和军方公关。孙凭借其在北京耕耘多年的关系,在市场拓展上如鱼得水,同 时也为华为几次的财务危机争取了上百亿的国家贷款。据华为内部人士爆料,任与孙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他们甚至差点结了婚,最后孙还是选择了"事业"。   

孙的前东家安全局是否有其他秘密任务安排与她,外界无从得知。 911之后,美国政府显然把国家安全的等级提高了整整两倍。加之最近与日本和韩国的军演,都是为表明美国在反恐领域的决心。高科技的通信技术是反恐和防止 恐怖主义的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即设备制造商也可能在网路设备上留下后门,一旦两国爆发冲突,势必造成更大的麻烦,也就是所谓的"资讯战"。资讯战就是 为夺取和保持制资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资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资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 活动。资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美国军方提出来,1992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国防部指令》第一次提到资讯战。因此,涉及国家 通讯安全的资讯化设备,美国不可能不慎之又慎。  

最近,华为参加美国斯普林特公司无线宽频网路的扩容招标,计画向斯普林特公司销售自己生产的无线通讯设备,因斯普林特为美国**和法律执行部门提供设备, 出于国家安全的慎重考虑,八名共和党参议员投反对票,要求奥巴马政府仔细审视华为向美国斯普林特(SprintNextel)供应设备的相关事宜。在 AT&T的采购上,议员们再次发难,美国第五次向华为关山了门。  

回溯今年7月的2Wire及摩托罗拉无线设备部门这两起并购案均以失败告终,而这并不是华为在北美的首次遇挫。早在2007年,华为曾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 3Com,但该交易终因美国政府担心华为获得美国国防部使用的反骇客技术而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最后,3Com被惠普成功收购。华为也曾试图收购北 电网路的一部分资产,但后者终被爱立信斩获,原因包括华为有被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等"污点"。  

华为在创办和经营中与其政府背景及军方背景的不确定性,自然成为其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障碍之一。

当然,对华为军方背景的担心,不仅仅是美国,去年12月开始爆发的"印度门",剑指中国企业,其实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印度政府已经发现了华为设备存在的一些 不可告人的秘密,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印度的国家安全,所以其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采取极端抵制的政策,宁愿牺牲数额不菲的通信业税收。英国媒体最近的报 导也指出,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阿历克斯?阿兰在一次会议上对内阁表达担忧,他说:"华为公司与BT达成合作,帮助BT的新通讯网络安装设备,有中国军 方背景的华为,完全可通过操作这些设备来切断英国电力、食品和水供应等关键服务,甚至可以通过现网入侵国际导弹防御系统,引起一些貌似合理的而后果很严重 的"误操作"。而且这样的入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像你启动你自己的手提电脑一样的容易。"

财务状况雾里看花

在美国要想做成生意,企业的财务、背景、资历、信用记录是美国人最为看中的。但凡是涉及" 华为帝国"财务的问题,孙雅芳对媒体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没有向公众披露内部经营资讯的必要!"即便外界因华为的谨小慎微有各 种正面或者负面的猜测,华为也从不给外人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华为对外公布的股权结构,显示80%是员工持股,但其背后真正谁是既得利益者,无人可知,因为 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来不会说自己贪了大头。  

影响比较大的是2008年底华为在十日之类现金流猛增40亿人民币的事件。 2008 年11月底,华为公司以一种"暗渡陈仓"的方式在10日之内快速完成了总额高达40亿元的员工内部融资,挽救了华为濒临断裂的资金链。这一次,华为工会财 务处管理者唐卫(音译)被管理层寄予了高度的信任,因为所有的融资资料均由他经办发出,同时负责全部发出资料"万无一失"的回收。对外界来说近乎绝密的大 规模融资,华为精心配备了100个"忠诚可靠的监签人",以监督员工完成持股贷款所需全部资料的签署工作,不许员工将这些档带出或复印、拍照、抄录。这些 档包括员工所签署的《虚拟受限股配股通知与认购确认函》、《持有虚拟受限股承诺书》、《授权委托书》、《贷款合同》等,内容至今外界不知。事实上已经签了 合同的华为员工表示担心,在华为内部论坛上发帖表示担忧,"公司分你股票,你要自己掏钱或者找公司指定的银行贷款购买,还要支付高额利息。现在是5块多一 股,一年后分红1.6,每年都要给你强制配股,没钱或把全年奖金贴进去购买,还不够的话,你就继续找公司指定的银行贷款。万一哪天公司不行了,现金流断裂 了,我岂不是人财两空?还欠下银行一屁股的债?"  

这种"暗渡陈仓"式的做法,不免使华为的员工疑窦丛生。而疑惑最多的老员工由于本次实行了饱和配股大多数都配得什少或没配股。据了解,有的老员工因此而选 择了离开,华为给出的解释是:那些已不具有创新动力的老员工,正是华为这次" 融资"首要的劝退对象。所以,配股也是一次裁员的手段,据说当年离开华为的有7000多人,这些人现在都在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公司服务。 2002年华为离职的高管刘萍与华为的劳资官司就是一个典型。刘萍任华为高级副总裁多年,他在1992年以1元/股在华为购买的354万股员工股,在他 2002年离职时,华为退回他的任然是354万元,所谓的入股竟然没有任何的增值!而1992-2002这这十年,华为的注册资本,已经从0.7亿增值至 32亿。当然,刘萍不乐意了。但是,华为员工购买企业股票时,在购股协议上签字后,协议书立即被收回,员工手中没有保留任何证据,当然打起官司来,像刘萍 这样的一干系人也只能自认倒楣。  

"员工持股"使很多工龄在6年以上的员工获利,甚至超过工资和奖金的收益,于是,相当一部分的中层管理者开始整天无所事事,显露出疲态,手里拿着大把的分 红收益,心里做着随时**的美梦,成为无法启动的"沉淀层",这也加速了员工与管理干部的矛盾,因为在下属眼里,领导拿着比自己高4-8倍的收入却不努力 工作,员工又如何能拿着少得多的收入而拼命干活? 2005年后入职的员工,已经成为华为的新主力,这批人的收入虽然比其他同行要高,但与自己的老同事来比,差距太大,自然积极性也不会太高。另外一方面, 当年华为把旗下的子公司--华为电气以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艾默生公司**,原来被认为地位比华为母公司员工"低人一等"的子公司员工--华为电 气员工的股票能当时就以4元/股的高价分期给予兑现,而华为员工手中的股票还只值1元/股,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对华为士气的打击至今仍隐隐作痛。   

关于内部老员工的沉淀危机,任正非早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其把目的概括为两点,一是分流老员工,给部分老员工以自由选择创业做 老板的机会,二是采取分化的模式在华为周边能够形成一个合作群体,弥补华为在分销管道方面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他始料不及这些外出创业的公司为了自身生 存,最后都成为了华为的竞争对手,尤其以李一男的港湾公司为代表,最后,华为不得不再花大的代价把这批老员工连同他们的公司收购回来,继续在华为内部"沉 淀"至今,于是,任正非又在07年要求HR 部门实行一项内部调整:要求所有工作满8年的华为员工都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再竞聘上岗,与公司重新签订1至3年的短期劳动合同,再次毫不留情地清理掉一批 人。  

企业以员工持股的方式运营"看上去很美",很有激励作用,但其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玩家都是企业主和核心利益团体,玩不转了就修改规则,反正都是空对空,也 不用担心证券机构的核查。员工们自已贷款支援企业现金流,但名义上的工会做为担保是虚假不可能成立的,不具备追索权,一旦企业发生危机,企业主和利益团体 可以随时上演金蝉脱壳,甚至可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把企业资金资产抽空,使企业成为一个空壳公司,而所有债务和法律责任则只会由名义上的持股人和产生 银行贷款的的员工们来担。  

从2009年年初开始,华为要求各地办事处在招聘时,凡是本地招聘的中方员工必须以海外员工的编制入职,这样可以在中国国内省去保险、公积金等开销,也可 以不配发股票、机票、社保等福利项目,奖金也可以由办事处灵活调配,这也就意味着入职两年内的员工,即使HR部门考核很优秀,办事处也可以根据经营情况不 给他发奖金,总部无权干预。  

在研读了华为09年度财年的年报时,令笔者感到比较困惑的是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中运营资产变动部分,这部分显示09年增加了现金36.65亿人民币,但是 找遍了全部资产负债表,也找不到36.65亿的出处,从资产负债表一项项看,运营资产变动不太会增加现金,反而应该减少现金1500万人民币才合理。另 外,华为的联营公司包括鼎桥和委内瑞拉奥涅罗基亚公司,华为的持股比例分别是49%和35%,均为少数股东,按权益法而不是合并报表情有可原。但是,华为 在两家合营公司华为赛门铁克和华为海洋网路中均持有51%的多数股份,为什么还是不合并报表?从后面的摘要说明中可以看到,两家合营公司2008和 2009年都是亏损的,其中2009年华为应享有的亏损为1.64亿元,可能涉及利润和成本的内部核算和转移,华为并没有把这块内容加进来。

复杂的家族人事纠结

与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一样,华为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充斥着各种说不清楚的父子、兄弟、姐妹关系。华为的董事长名义上是孙雅芳,实际决策者任然是其创始人 任正非。然孙雅芳在华为辛勤耕耘18年,攻城掠地非常强悍,被誉为华为的"铁娘子",并且,跟任正非创业的一大批骨干要么被排挤出局,如李一男、郑宝用, 要么被孙安插的人形成掣肘,任正非最信任亲友团--主管采购的弟弟任树*、主管研发的女儿孟**以及主管财务的亲妹妹郑黎。其女儿孟**将升任 CFO,替换老臣梁华。而任的"第一情人"孙雅芳也面临被下课为太子让位的尴尬局面,据称任会补偿其1.4亿美金,但以刘萍离职及李一男的遭遇,孙真能拿 到这么多现金吗?对于现金流只有不到3亿美金的华为来说,这一大笔支出能支撑吗?可以肯定的说,非常难。孙难免落位祥林嫂式的悲情人物,一场空。  

"徐直军、洪天峰是孙雅芳的人。""任平是老板指定的接班人","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一做再做。""华为公司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华为内部经常这样谈论这类话题。  

华为公司关于任平的介绍非常少,任平貌似比其父亲任正非还要神秘,华为内部只透露任平毕业于中国一所电子科技类大学,通讯专业,年纪在33岁左右,毕业后 在华为内部多个部门干过,人如其名,业绩平平。但任平继承了其父亲善于沟通的优势,在华为高管中笼络了一批心腹。例如刚刚调任美国市场任CEO的丁邵华, 据说就是任平的"好朋友",与任氏父子关系不一般,任正非、任平这次把丁邵华推到美国一线,其实是一招狠棋。根正苗红的丁邵华从华为北京代表处总经理职位 上发迹,曾任华为中东北非地区总裁及全球销售部总裁,其经典案例是在做新加坡starhub专案时,局方本打算跟中国的另外一家企业中兴通讯签单,丁利用 STARHUB的CEO造访中兴公司总部的机会,在其下榻的酒店蹲守,并恳求客户给他简短的会谈机会,以这次会谈为契机,最终专案翻盘。丁邵华另一次让任 家对其刮目相看的案例是"小灵通事件"。当时华为在小灵通上远远落后其他厂商,但丁建议,华为不赚钱,也要把水搅浑,让对手活得难受。最后,华为以每部小 灵通亏损10元为代价**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当年就占据电信10%的市场,很快就让UT斯达康的财务报表变得难看,年盈利由2.2亿美元骤降至 0.7亿美元,最后亏损倒掉。丁邵华一路为华为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取得众多战果,如果这次美国市场被攻破,丁则顺理成章会进入华为的EMT小组,成为有 权就接班人问题投票的关键一票。目前EMT成员,一半是任的人,一半的孙的人,任要儿子接班,孙准备提拔徐直军,自己"垂帘听政"。所以,丁邵华能否突破 美国市场,丁能否顺利进入EMT,对任氏父子的子承父业计画能否实现,是最关键的一票,也是任平打业绩牌的一副同花顺,毕竟,丁是他的人。无论谁上台,对 华为来说,都是一场变革和归零。美国的运营商们不可能贸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有所动作,因为很可能现在跟你谈判签合同的人,回国后就什么都不是了。  

为了让华为企业看上去不像家族企业,在华为工作的任家亲戚全部更改了名字,并且不允许提及与任家的关系,一旦违反,永不录用。因为在同事面前"炫耀"其与老板的特殊关系,被任正非扫地出门的例子,在华为不计其数。这也看出来任正非的军人作风。  

"任正非再伟大,也逃脱不了中国传统的"父业子承"的观念。在他的心中,他一手创建的华为帝国只能由他儿子任平接管,如此激烈的市场,华为还能走多远,这 是其次的考虑。"作为一个不愿意签奋斗者合同而离开的十年老员工,刘勇(音译)对笔者谈出了他的感受。 "任总这样一意孤行,最终受害的是华为公司,是我们一起一砖一瓦建造的华为家园。任平这个人的能力和人品,我实在不敢苟同。早年,我和刘萍是一个项目组 的,任总的儿子任平我们在公司总部的时候见过他几次。一次是听到他在办公室里大声地给他爸爸打电话,说:’’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考试我有一门课考 了60分’’。还有一次,他推荐一个朋友到我们专案组工作,被当时的负责人李一男拒绝,他拍着桌子大骂李一男,搞得李一点也下不了台,这也是导致李出走的 直接原因之一。"  

刘勇说,"任平后来去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毕业后在公司的市场部、采购部、中试部等多个部门工作。虽然业绩平平,但因他是老板的儿子,部门领导都要礼让三 分,或者说还说把他当孩子看待,懒得跟他发生冲突。任总已经为他儿子的接班做好了一切准备,老臣子门一个个被边缘化,任氏家族隐姓埋名的一个个家族成员现 在都浮出水面把持要害部门。"  

"按照公司内部管理层的民意,李一男走后,徐直军年富力壮,公司元老,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论资历,徐总是公司元老,在华为奋斗的时候任平还是学生, 论能力,徐总是超重量级的,任平是超羽量级的,论人品,徐总素来敢仗义执言,在群众中口碑很好,而任平脾气暴躁,在深圳市中心靠近市政府的豪宅区买了一栋 公寓的的整个两层,雇佣了三个保姆,是典型的富二代,花花公子一个。最近5年市场盲目扩张,搞得公司资金链几乎断掉,任总这次一意孤行,不惜得罪一批老战 友,把儿子扶正位。看来,华为一场血与火的高层地震不可避免。"

任平的年轻和不争,加上高层管理团队长期养成的惰性,大部分核心人才都不具备战略家所应该具备的系统思考能力,笔者推测,任正非也很有可能从外部物色一位 空降兵过来名义上牵头企业,任氏家族全部退居幕后做为支撑。据唐骏的友人在他的博客还中透露,几年前任正非在青岛找过唐骏几次,希望唐骏出任华为CEO, 但因为劳资谈不拢,最后不了了之。当然,自从唐骏"学历门"事件被曝光以来,任对与唐骏曾经的亲密接触一事讳莫如深。  

据华为内部负责行政的人士透露,任老板为扶正其儿子任平,最近召集了公司最高层EMT会议(ExecuteManagementTeam,执行管理团队) 专门谈这个事,但各高管态度不一,任老板最亲密的战友孙雅芳明确表示反对,由于孙总和任老板意见有强烈冲突,无法一致,会议上两人拍桌子大吵,矛盾再次爆 发。走出会议室时,从来没有见任总的脸那么黑过,谁也不理,摔门而去,孙总也是一脸的阴郁。据称,孙雅芳在会上已提出辞职,高管中有人提出要提前退 休,**股票,当然,还没有等高管们提出辞职,任老板已经让丁耘和余承东二位新贵取代徐直军和胡厚昆二位研发和Marketing重臣。不过短短的3年时 间,一个个都被打入冷宫了,下一步任老板的目标是动郭平和洪天峰吗?除非他们乖乖地投任平一票,不然下场应该是可以预计的。 奋斗者合同是福是祸

其实华为的人事危机已经上演了无数次,从刘萍出走事件、到李一男"叛逃",到最近的徐直军与任平的矛盾激化。任正非在收购了李一男的港湾时,曾经说了一段 意味深长的话:"你们走的时候,我都快崩溃了,那时候好像只要在华为待着的人,都被认为很奇怪,好像没有离开华为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华为的很多中层 干部也经常在华为内部网上抱怨,"我们现在的职位是部长了,部长就是"不涨"的意思,要想涨,那就签"奋斗者"合同吧,把自己卖给公司,反正横竖都是一 死,签个协议就是确定你是想累死还是饿死。"  

华为现在让全体员工选择两种角色:奋斗者、劳动者。奋斗者要自愿放弃年休假、婚假、产假。劳动者则可以享有如上假期,但取消年终奖、股票分红,同时升迁、 调薪等均受影响。初闻此消息,笔者还以为是对华为"狼文化"性格的一个夸张玩笑,后经多方验证,方知并非玩笑。华为内部管理的变革从未停止,也伴随着争 议,包括早先的"满八年员工放弃原有工号,重新上岗"政策,问题最终都能在内部解决,多与其一直以来的"奋斗"、 "服从"文化分不开。 "自愿放弃"受《中国劳动法》保护的一些休假权利,从劳动者变为所谓奋斗者,其实在现今很多中国的私营IT企业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那些妄图在全 球市场迅速扩张中的企业,华为公然把这点写入劳动合同,成为中国企业中是第一个次螃蟹的人。  

欧洲企业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只有1300~1400小时,按照每天8小时算,相当于175工作日/年;而华为研发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却达到2750小 时,同样按175工作日/年,华为的员工每天要上15.7小时的班。夜幕下华为的办公室经常是灯火辉煌,研发人员把自己铸在电脑旁,没有休息日,没有私人 时间,无休止地加班,他们对"熬夜"、"通宵"、"连续工作"已经习以为常。很多人因此与社会脱节,周围连一个喝酒聊天的朋友都没有。尽管华为没有公开鼓 励员工加班,但是华为却一直在为员工加班创造条件,比如绩效考核中会以加班时间作为部门考核的指标。员工在公司加班到晚上八点半之后可以领到免费夜宵,加 班到夜里十点半之后可以报销打车回家。  

因受不了高强度工作加上罹患冠心病而离职的华为前副总裁李玉镯曾经慨叹过:"我们办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的企业都是以牺牲员工家庭幸福甚至健康为 代价的话,这种成功的价值在哪里?"比较起来,西方国家企业的管理经验更加丰富,其的管理往往能兼顾效率和人性化能够在保证员工正常需求的同时使企业得到 发展壮大,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其社会责任。有位员工更是在网上发帖抱怨----我来公司也有好几个年头了,以前性格比较内向,总是闷着头干事情。这 一晃眼的事,绩效总是在B晃悠。每次沟通,主管动不动就说我狼性不够。似乎每次沟通,狼性这个词总是成为扣俺绩效的原因。几年下来,我越来越感觉公司的文 化不是狼性了,相反,经常让我想到好斗的公鸡:大家一个个都习惯了皱着眉头,专注抓着别人的话语破绽,时刻注意着反击、反压制。高高的头颅要是被人**了 下去,立马得要蹦得更高,鸡冠还要树得更加红艳。华为所谓狼性不外乎几种:不管有没有道理,上来就是一阵火力。只要不是同项目组的,就要把对方压下面。第 二种是不管你什么理由,我就是权威,不认同,那不是我的事,向上回馈也不怕。有问题被其他组抓住把柄了,就得想法抓住对方的问题,还得死掐着不放,坚决义 正言辞地施压对方。遇到双方可改可不改的介面,也要推到对方,让对方来搞定,让对方在领导面前难堪。  

毕竟,任正非已是近70岁的老人,由于过度劳累,加上长期受糖尿病的折磨,精力不断下降,需要专门的保健医生贴身陪伴,每年还需要外出疗养数月。常务副总 裁郑宝用2002年就积劳成疾罹患脑瘤,目前处于半休假状态,另一位元常务副总裁洪天峰也是长期患病,说话一激动就面部抽搐,症状吓人,现在华为已经基本 不安排洪接见客户。不仅管理层,华为老员工的早衰现象也已经很普遍,华为人事部门员工私下喜欢开玩笑说,千万不要招聘漂亮女孩进华为,否则不出两年,美女 要么成了某些管理干部的玩物,要么就熬成了恐龙。  

另一方面,在中国不少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基本都是虚设的机构,他们服务的物件不是员工,仍然是企业主,利益关系、裙带关系错综复杂。华为的工会除了每月组 织一些看电影、团购廉价物品的小活动之外,基本起不到保护劳动者核心利益的作用。这也是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对华为公司产生抵制情绪的原因,加之华为、 富士康等中国企业接二连三发生员工跳楼事件,更加激化了美国民众和运营商们的抵触情绪。据华为内部透出的消息,他们绝大多数员工已经签署的"奋斗者"合同 因为与中国劳动法严重冲突,员工在签毕一式四份后,合同立即被HR部门全部收回,其本人可能连内容都无法仔细阅读一遍。

盲目扩张下的品质危机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运营商是花费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口碑来赢得客户信赖。他们不会因为仅仅为降低采购成本就把风险转嫁消费者身上,那样的代价将会 是很惨痛。就像BP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引发的众怒,转眼之间可以让一家百年企业瞬间倒掉。所以,运营商们在新应商的选择上一定会慎之又慎,这是对本国国 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最基本的保护。基于笔者上述对华为公司的八项原因的分析,华为企业原罪与美国利益的冲突难以避免。

华为能否叩开美国之门?还是一个问号。
共收到 10 条回复
feizxiang3 · #2 · 2012-11-16 19:0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顶顶更健康~

点评

谢谢力挺~  发表于 2012-11-17 13:51
hslx111 · #3 · 2012-11-16 19:0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华为摊子铺的太大了,扩张太快不是好事。。。

点评

员工付出,借助通信业东风红火的起来的大家族企业,早晚有天花板的一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17 13:52
wuhui_868 · #4 · 2012-11-16 20:3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一个真实的华为。。。

点评

呵呵,其实还是扑朔迷离~~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17 13:53
antty · #5 · 2012-11-16 22:4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华为一个扑朔迷离的公司

点评

一个侧面,其实还是扑朔迷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17 13:54
service · #6 · 2012-11-17 13:5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hslx111 发表于 2012-11-16 19:07
华为摊子铺的太大了,扩张太快不是好事。。。

员工付出,借助通信业东风红火的起来的大家族企业,早晚有天花板的一天~
service · #7 · 2012-11-17 13:5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wuhui_868 发表于 2012-11-16 20:39
一个真实的华为。。。

呵呵,其实还是扑朔迷离~~这也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service · #8 · 2012-11-17 13:5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antty 发表于 2012-11-16 22:47
华为一个扑朔迷离的公司

一个侧面,其实还是扑朔迷离~
尼罗鳄 · #9 · 2012-11-17 19:5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好好看看,对华为有所了解
admin · #10 · 2012-11-17 22:2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美国的自由,是每个国家内的自由
但是一旦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哪怕是潜在的可能发生冲突
就会以自己国家利益为最高
这个应该每个国家都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就像中国为什么不开放互联网还有电信运营商,电力等给外资一样的道理
zhangfang · #11 · 2012-11-21 10:4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感觉华为内部挺黑暗的。
回帖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Command + Ente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